3.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过程 如果我们只注重把教师外化的认知转变为学生内化的认知,就是机械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活动就会变成简单地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就缺乏动力调节系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建构适合自己的认知活动的重要意义,教学实践也证明,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情感体验、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我们必须把非智力因素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知识可以终身学习,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和形成的关键期就在中学阶段,而且它对于保持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的和终身的重大关系。 4.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 教与学是通过人际交往来实现的,它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人际交往。有效的教学取决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人际交往。在关于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的研究中,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课堂教学者很少。人际交往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积极的课堂氛围,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活动“场”,而师生关系就是这个心理活动“场”的核心,师生关系为何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是因为人际关系的教育,本身就是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核心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什么叫道德?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什么是诚信?就是处理和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行为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抽掉了人际关系,就没有了人文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交往又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动力因素。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就是课堂教学的正向动力,不良的课堂人际关系就会妨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人人对话、人机交往、人际信息的传输,也就成为课堂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 5.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任务 课堂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师的自我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情境的管理等内容。教师的自我管理又包括意识自控、情感自控、言语自控和行为自控等方面,由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所以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提高自控能力,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并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要把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与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去加强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 6.结语 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进行着正式的学习,也进行着非正式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思想观念,构建自主管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积极的管理为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做到心理相容,学会倾听,把课堂教学过程变为信息沟通的过程,化课堂教学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谭晓云.课堂提问的认知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李琳.中学教师对有效课堂提问的认知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高文君.中学教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季婷婷.基于学生需要的课堂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 |